“云認養”興起,消費者熱衷當線上農場主_中國去九宮格私密空間網


打破地域限制,重塑消費體驗九宮格,實現遠程托管

閱讀提示

近年來,以“云認養”為代表的“認養經濟”悄然興起。相較傳統的“認養經濟”,“云認養”在認養對象、認養模式、營銷手段、所涉產業結構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突破。不過,對于“云認養”,一些消費者和業內人士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和顧慮。

“我認養了一塊農田,不僅可以在線上看到實時監小樹屋控畫面,還能到線下參與插秧、種菜、養雞、撈螃蟹等活動。”日前,李立榮在河北省唐山市海北鎮認養了一畝農田,體驗到了“賽博農場”帶來的快樂。“孩子們能了解糧食是怎么來的,還能吃到綠色健康的食品。”李立榮說。

進入暑期,“云認養”迎來一波新熱潮。專家指出,借助互聯網平臺,“云認養”打破了地域限制,實現了消費者與農業生產之間的遠程連接與多維互動,有助于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花3888元可“認養一畝田”

手機屏幕里,綠油油的水稻在河邊長得郁郁蔥蔥。李立榮9歲的外孫女孜孜在位于長春的家里,拿著手機觀看農田的實時監控畫面,負責托管農田的師傅正在給果蔬打藥、施肥。

“認養一畝田,一年費用是3888元。”去年3月,李立榮經朋友介紹,通過手機小程序開始在線認養農田。在認養頁面,她可以選擇認養農田的面積、類型和周期,并通過24小時視頻監控查看農田畫面,隨時與農場管家在線溝通需求。

在認養農田的這一年里,李立榮和家人不僅能吃到田里的玉米、大米、稻蟹和農場的雞蛋等,預計到明年3月,她還能收到屠宰分裝后寄到家里的雞肉。

“可以選擇‘線上托管’或者‘線下參與’。”李立榮告訴記者,自己購買的項目主要包含網絡檢測、農事溯源、農事體驗等10類服務,認養過程中可以獲得600斤稻米、10斤稻蟹、10斤玉米糝、10斤柴雞蛋、1只公雞等10類食品。

“消費者還可以購買‘認養卡’,自己使用或轉贈親友。”李立榮使用的小程序“海北有農田”的工作人員在采訪中介紹,認養農田可以實現“私小班教學人訂制”,每塊認養田均配備認養標牌,可由認養者自行選擇頭像和名稱,工作人員負責制作和安裝。

重塑消費體驗,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云認養”模式。相較于傳統的“認養經濟”,“云認養”在認養對象、認養模式、營銷手段、所涉產業結構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突破。小樹屋

“云認養”同時重塑了消費體驗,促進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家住鄭州的張清云選擇在某景區旁的農場認養了一只雞。“每年支付199元,能分期領到寄來的10個人空間0顆雞蛋,并在認養結束后收到一只3斤~5斤重的公雞。”張清云表示,自己會在工作之余開車到農場親自養雞,還會約上朋友去周邊景區旅游。

記者梳理多個“云認養”平臺的認養項目發現,當前,消費者可參與認養的對象不僅有蔬菜、水果等農作物,還有雞鴨、牛羊等動物,同時可參與認養古樹、古民居、海洋生物等無實物收獲的公益項目。例如,一些年輕人選擇認養自然保護區的一棵千年古樹,期待“讓它替自己好好曬曬太陽,當自己打工內心困惑時去看看它”。還有人和他人共同認養一只海豚,在線看它在大海中自由游弋。

“新的認養機制非常靈活,可以實現從田間到舌尖的有效銜接。”江西省信豐縣“聚橙優橙”品牌創始人袁經禮表示,消費者在參與“認養一棵臍橙樹”項目時,“可以選擇一年一認養或十年一認養,認養果樹的數量與樹齡也沒有限制。”

在營銷模式方面,袁經禮介紹,社交平臺和口碑傳播是部分認養項目的重要營銷手段。“目前,我們的項目已經基本實現全渠道宣傳,除了在朋友圈、粉絲社群開展私域傳播,還試著在短視頻平臺開直播并跟達人合作等,同時收集消費者反饋,從而促使生產方式優化升級。”

“認養經濟”應避免陷入“真空狀態”

對于“云認養”,一些消費教學場地者和業內人士也提出了自己的擔小樹屋憂和顧慮。

“當前的‘云認養’消費,主要集中在高端消費群體,受眾面相對較小。此外,對于農戶來說,運營成本較高,數字軟件和生產監控追溯設備都需要在前期有大量投入。”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及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員鄭淋議分析。

作為曾經開展果樹“云認養”項目的果農,江西省尋烏縣忠誠果業的創始人曹春最終放棄了認養模式。“我這邊的地理位置不在城市周邊,果樹品種比較小眾,宣傳方面也對使用互聯網社交平臺不太了解,導致認養的人不多。”曹春說。

近幾年,認養咖啡樹在咖啡愛好者中流行。然而,一些消費者在付款后才發現,自己認養的項目并非一人一樹。“監控看到的是整個咖啡園,我也不知道整個具體的種植流程是否科學,最后收到的咖啡豆也是集共享會議室中烘焙的。”有消費者對此表示服務未達預期。

“與消費者建立信任是‘云認養’的難點。”袁經禮表示,信任度需要通過長期累積,“模式都是摸索著做,不斷累積認養客戶。”

避免“云認養”陷入缺少消費者線下參與的“真空狀態”,是推動其創新發展的關鍵舉措。在曹春看來,如果沒有消費者實地體驗的環節,單純依靠線上認養,效果和影響力都可能欠佳。

鄭淋議認為,要推動“云認養”長遠發展,可以從三個方面著力:一是發展多元化的認養模式,有針對性、分層次地推出滿足不同類型消費者的認養項目。二是政府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云認養”各個環節涉及的公共基礎設施并建立公共認養平臺,增強生產方參與動力及消費者信任度。三是可以考慮建立認養企業黑白名單等機制,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陳丹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